翡翠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成为国人心中玉中之王。翡翠之所以有如今的王位,除了它有自身的色彩等强项外,当然离不开清朝的两位大人物:乾隆、慈禧。清朝众多藏品中,众所周知的有一件翡翠白菜,这颗白菜是国家级藏品,可见其珍贵。但这颗白菜无论从哪个方面来权衡,都不够这样高级别的收藏。所以说除了皇室收藏之外,一件藏品能不能收藏,要看出自谁手这点很重要,一件藏品一个故事。
一件藏品如果具备这些条件绝对可以收藏:大、种水色、工、独、故事、创意(艺术性)。我见过做工精细、重达2.6吨的白菜翡翠,大清白菜只有它的根须那么大。这颗白菜因大、工细也是一件藏品。
种水色都非常好的翡翠,就算不赋予它任何工艺,它都自带生命光芒,必是一件藏品。比如大家见到的一颗蛋面几百万,一串珠子上亿,一个平安牌几千万甚至上亿。
工,在收藏品中所占份量稍微轻点,一位好的玉雕师能做出一件好工的作品可不容易,不是简单的做了几年就可以完成的,要讲究尺寸比例合适、纹裂避的有多好、脏点剔的多干净,更重要一点的是:对料的了解程度,读懂料及设计者的设计理念。
独,翡翠原石没有两件完全一样的,所以这个独在料上,要求就很难了,如:原石对切的熊猫,五种颜色集中在一块原石上,少见的单色原石,而成品的独容易太多了。
一件翡翠一个故事,故事出自谁手,是什么样的故事相当重要。上面提到的大清翡翠白菜,这是一个历史人物故事,杨树民的风雪夜归人,大家一见就联想到水浒上的故事,加上杨树民的运作,自然而然把翡翠上的一个故事,展示更多的人。又如吴剑光的大圣四件套,看到其中一件就立刻想到孙悟空西天取经的种种磨难和功成名就。这些作品有很多仿制,可见影响力之大。当然,仿制品永远领悟不到原创的精髓,做工更是差之万里,丝毫影响不到原创作品的收藏价值。
创意(艺术性),一件好的作品,首先源于创意。有好的创意才能赋予翡翠生命,使它成为一件艺术品。一件作品在设计前,一定要读懂原料,怎样设计避其缺陷,运用其长,使整个成品在制作中顺其自然。大家都知道,一个优秀的雕刻大师,同时具备设计和绘画能力,他们能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雕刻中的一些变化。但是,他们的优秀作品就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大家能看到,哪位设计雕刻大师的作品中,有几件让人耳目一新?可见创意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