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东方和西方的玉石市面上,冒充翡翠的众多“李鬼” ?(上)

原创作者:李戎

         三十余年以来,市面上(包括电商、网络推销等)一直都有很多的无良商人用造假手段制作出各种赝品“翡翠”,也就是翡翠界习称的“D货”来冒充天然的翡翠,特别是恶意冒充明清以来在缅北雾露河大量采掘的水料(次生矿)。
         市场上常常用来冒充水料老翡翠的品种就有:染色石英岩、玉髓(即含水石英)、东陵玉、澳洲玉(商业上也把澳洲玉、东陵玉、染色石英岩、黄玉髓、绿玉髓及绿色玻璃等都一股脑地通通称为“马来玉”)、水沫子、碧玉、翠榴石、绿柱石、坦桑石、葡萄石、绿橄榄石、水钙铝榴石、玛瑙(脱水石英)等等玉石,甚至还有用玻璃、塑料等材质以及蜜蜡来冒充翡翠的……这么多“李鬼”充斥翡翠市场,不得不令人咋舌。尤其是初入翡翠之门的新手,更可能会感觉十分“恐惧”。
         其实,根本用不着害怕,因为要辨识它们的真假(是不是翡翠)是十分容易的。就算是用一些简单的土方法,比如用手心掂掂重量,都可以八九不离十地把它们分辨出来,更不用说采用科学检测了。
 
      今天,我主要是想用一些各式各样的、“穿着‘同色衣服’”的西方宝石,来跟咱们引以为豪的“东方宝石”翡翠“并排站在一起”,让新手朋友和有兴趣的老手朋友们简要地鉴赏一番,品藻一回。
           我们就从绿翠开始,与绿翠穿着同样颜色衣服的西方宝石主要是祖母绿和沙弗莱石以及刚粉墨登场不太久的铬透辉石:
 
绿翠
           祖母绿位列世界五大宝石之一,是很古老的一种宝石,在古埃及时期就已用以作为珠宝。相传距今6000年前,古巴比伦就有人将之献于女神像前。祖母绿自古就是珍贵宝石之一,中国人对祖母绿也十分喜爱。明、清两代帝王尤喜祖母绿,明朝的皇帝将之视为与金绿猫眼同样的珍贵。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祖母绿都是以一种宝石之王的姿态被展现的。事实上,祖母绿的品质和价值也配得上这个地位。而且,由于高品质祖母绿的稀少,有人甚至认为祖母绿的价值和地位要远远超过红蓝宝石、猫眼石等其他位列五大宝石的品种。
 
           沙弗莱石产自肯尼亚的沙弗国家公园,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才被地质学家坎贝尔·布里奇斯所发现,20世纪70年代早期被一个美国珠宝商推向全世界。
          沙弗莱石是彩色宝石中的“潜力股”, 珍贵的珠宝注定不会被埋藏,它的光芒不仅不会被掩盖还横扫近几年的拍卖市场。
其原因 首先是沙弗莱石的开采难度极大,在“物以稀为贵”的“来源”上就占了先天优势。其次是沙弗莱的高品质(高颜值)。沙弗莱拥有令人称赞的“三高”:高亮度,这源于它天生极高的折射率,不时泛出强烈的火彩;出了名的高纯净度竟然让沙弗莱把绿宝石家族的长老祖母绿都远远甩在了后面,极少的杂质透着一股灵气;高饱和的浓艳色彩是沙弗莱石的又一利器。
           这样的高品质的珠宝新贵,又有哪个珠宝爱好者能抵挡住它的魅力呢?
  由于迄今市场上还没有任何针对沙弗莱的处理手段出现,所以沙弗莱被冠以了珠宝市场“最狂野并最具原始气息”的一种宝石,而成为除了祖母绿之外世界珠宝市场中最受欢迎的一种绿色宝石。
高品质的红珠宝
          铬透辉石是一种新近才在宝石市场上突显位置的新款宝石品种,产地分布于世界各地。铬透辉石以其晶莹剔透的质量、翠绿的颜色,被人们赞誉为祖母绿的姊妹石,在俄罗斯则更是被称为西伯利亚祖母绿。而云南马关发现的铬透辉石,还具有猫眼效应,被称为“星彩透辉石”。
 
          以上这三种代表性的绿色西方宝石,可以说都绿得炫丽惊人。与我们钟爱的绿翠相较,它们绿得通透,好比玻璃般的绿镜。而材质不是那么透明的翡翠之绿,其给人的意境,就远远比那一块绿玻璃深浓、浑厚、丰赡多了去了:一块水汪汪的绿色翡翠,可比一山苍翠的林竹,可比一池盈盈的碧水,可比一畦绿绿的麦田,可比一席茵茵的草甸;可比条条迎风的嫩柳,可比水滴滚动的荷叶,可比一夜萤虫的烁光,可比一天弥漫的春色(这里的“一天”不是指时间上的“一天两天”,而是指空间上的“一片天空”“满眼的[整个]天空”)……啊,真是说不尽的“青枝绿叶”,比不完的“绿水青山”,“波光粼粼”不足与道,“苍翠欲滴”不足与言——这不事张扬、不显山露水的翡翠之绿,你说她怎么就这么令人一见倾心、摄人魂魄呢?
        说了绿翠,那我们再看看与红翡穿同样颜色衣服的西方宝石主要又是谁呢?对,没错。那当然首选红宝石和尖晶石了。
 
        红宝石迸发着一股强烈的生气,散发着浓艳的色彩,深红色的鲜艳、炙热,使人们总把它与热情、爱情联系在一起,所以红宝石被誉为“爱情之石”。
        红宝石对于很多人都并不陌生,都知道它是红色的刚玉。其中血红色者最惹人喜爱,业内习称“鸽血红”,主要产于缅甸的抹谷,今已基本上掘尽。在大约公元1885年以前,抹谷所产的鸽血红很多、很大,有的个头大得让人难以置信(但却是真实存在的事实)。
红宝石
        不过,英军在公元1886年控制该地区并于三年后组建正式公司进行开采的时候,抹谷的红宝矿石早已被挖掘得所剩无几了,尤其是个头大的,都早就已被采走,并多数进贡给了中国的明清两朝皇庭,因此那时的英国人所发掘出来的都是个头较小的——这就是今天为什么西方检测机构等珠宝界一口咬定大个头红宝原石及其切割弧面、刻面 是“一眼假”的历史根由。
 
         尖晶石是镁铝氧化物组成的矿物,自古以来就是较为珍贵的宝石。由于它的美丽和稀少,同样已跻身于世界最迷人的宝石群体。其火红、艳丽的色彩,长期一直被误认为是红宝石。目前世界上最具有传奇色彩、最迷人的重361克拉的“铁木尔红宝石”和公元1660年被镶在英国国王王冠上重约170克拉的“黑色王子红宝石”,被世界“误解”了两百多年,直到19世纪,才被鉴定出它们其实都是红色尖晶石而已。可见,要凭经验去区分尖晶石与红宝石,难度是非常大的。